年齡被認為是從出生那一刻起的預期壽命,測量單位是日曆年。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考慮機體發育的因素,同齡人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年齡。 有人在 14-16 歲“長大”,為此至少需要活 25-30 歲。
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預期壽命
直到最近,人們還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在工業化開始之前(18 世紀末),人類的預期壽命僅為當今指標的 50-60%。 30 歲的人被認為是“老人”,只有少數人能活到 50 歲——由於工作條件艱苦、疾病和貧困。 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差異被大大夸大了,在某些歷史時期,一個人的壽命與今天一樣長(有時甚至更長)。
石器時代
智人的最短預期壽命發生在石器時代,當時他才剛剛開始文明之旅,還沒有時間創造今天幫助我們生存並保護自己免受負面影響的所有發明環境。 但即便如此,在遭受飢餓、寒冷和疾病折磨的最“極端”條件下,一個人也可以活到 40 歲甚至更長,尼安德特人和克羅馬農人遺址的考古發掘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麼石器時代的人的平均年齡官方只有 20 歲? 關鍵在於統計數據,其中包括嬰兒死亡率。 所以,所有出生的孩子中,只有不到一半能活到 5 歲,但過了這個年齡標記後,一個人很可能活到 30 歲,40 歲,甚至 50 歲。問題是,當你得到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取食物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們往往不是死於年老,而是死於飢餓和疾病。
古代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30歲,不過這也不過是“醫院裡的平均溫度”而已。 如此小的平均數字是由於嬰兒死亡率很高,約為 30%。 但如果孩子能活到 10 到 12 歲,他就完全有機會老去。 例如,在古羅馬,男子的徵兵年齡為18-60歲,也就是說60歲的戰士已經具備相當的戰鬥力,可以手持盾牌和長劍,長征。腳。
在富裕階層中,預期壽命更高。 因此,研究表明,法老 Neferkare Pepi II 去世時享年 68 歲,而拉美西斯二世則享年 90 歲。 畢達哥拉斯享年 75 歲,希波克拉底享年 90 歲,科洛芬的色諾芬尼享年 95 歲。
中世紀
精英和普通居民的平均年齡在中世紀的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在前者中,由於更舒適的生活條件、更有營養的飲食和更容易獲得藥物,長肝者更多。 平民平均比富人早死10-15年。 因此,研究表明,在 13 世紀的英國,65% 的人口活到 10 歲,55% 活到 30 歲,30% 活到 50 歲,7% 活到 70-75 歲。 如果我們除去高嬰兒死亡率,那麼這些指標還算不錯,與許多現代國家相當。
中世紀的預期壽命最低發生在 14 世紀,當時瘟疫襲擊了歐洲。 與13世紀大多數貴族活到64歲相比,14世紀這一數字下降到45歲。 但早在十五世紀,指標就恢復了原來的狀態。 由於惡劣的環境、貧困和艱苦的體力勞動,平民的生活要少得多。
有趣的事實
- Budhia Singh 在 3 歲時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馬拉松選手。
- Michael Kearney 成為該大學最年輕的畢業生,他在 10 歲時獲得了南阿拉巴馬大學的學士學位。
- 來自尼日利亞的 17 歲女孩子媽媽成為了世界上最年輕的祖母。 8歲生下女兒,8.5歲當媽。
- 在過去的 100 年裡,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都減少了 2 年。
- 2007 年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是 23 歲的馬克·扎克伯格,他是社交網絡 Facebook 的創始人。
- 在成年人體內,大約有 100 萬億(10 的 14 次方)個細胞,其中每天約有 1000 億個細胞死亡,被新的細胞取代。 7-10 年後,我們體內沒有一個“舊”細胞殘留,在此期間它們完全“更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實際年齡並不那麼重要,尤其是在21世紀,人類已經解決了與吃、住、衛生、醫藥有關的所有主要問題。 當今文明國家的嬰兒死亡率不超過1-2%,每個人都有機會活到老,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常識。